中國的股票發行制度先后經歷了哪些制度
...并簡要闡述我國歷年來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
與2000年3月1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核準程序》先后實施,我國股票發行審核制度市場化程度加快。在此基礎之上,股票發行價格也采取了市場定價方法,中國證監會不再對股票發行市盈率進行限制。
我國IPO曾經采用過哪些發行制度
2005年起,又先后有德信無線(CNTF)、百度(BIDU)、分眾傳媒(FMCN)、中星微(VIMC)等登陸納斯達克,而以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為經營主體的“尚德控股”(STP),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先后完成國際私募和IPO,于2005年12月14日作為中國...
股票發行注冊制什么時候開始
2016年3月起施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注冊制的核心是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股票發行注冊制的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
請簡要闡述我國歷年來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各位大大...
1999年7月28日,中國證監會又規定:公司股本總額在4億元以下的公司,仍采用上網定價、全額預繳款或與儲蓄存款掛鉤的方式發行股票。公司股本總額在4億元以上的公司,可采用對一般投資者上網發行和對法人配售相結合的方式發行股票...
我國股票發行的制度問題
我國的發行制度從證券市場成立之日起至今,已經經歷了三個階段。從1990年開始到2000年,我國股票發行采取的是行政審批制,這期間大量國有企業通過改制完成了上市融資。第二個階段是核準制,公司上市由券商進行輔導,由證監會發審...
什么是股票發行管理制度?
因此,通道制只能是中國股票發行制度從審批制向核準制轉變初期的過渡性措施和階段性產物,它依然帶有計劃干預的影子。核準制下的實質性審核主要是考察發行人目前的經營狀況,但據此并不能保證其未來的經營業績,也不能保證其...
介紹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后,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并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
我國目前證券發行實行的是什么制度
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方式和過程用證券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法律現象,是投資者投資財產符號化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社會信用發達的一種標志和結果。證券市場是各種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債券等發行和交換的場所。證券市場要素包括證券...
中國現行的新股發行制度是什么?
所謂股權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暫不上市流通。股權分置問題是由于我國證券市場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設計上的局限所形成的制度性缺陷。截至2004年底,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為7149億股,其中非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