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基本特點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制度簡介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浮動匯率制度。當時施行的匯率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匯率調控的方式。二是中間價的確定和日浮動區間。三是起始匯率的調整。
我國當前的匯率制度是什么?
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都是中央銀行接受你任何的買賣貨幣的請求,無論數額大小。而中國是不允許你自由兌換外幣的。因為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這一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
簡述發展中國家匯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發展中國家匯率制度的主要特征:(1)采取釘住匯率制度,即本國貨幣釘住主要發達國家貨幣,保持匯率相對固定;(2)實施外匯管制;(3)本國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外國貨幣。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指各國或國際社會對于確定、維持、調整...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的是()。
D答案解析: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而非可調整的固定匯率。
外匯匯率有哪些形式主要有什么特點
主要形式及特點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過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⑴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1880-1914年的35年間,主要西方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使用具有...
分析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及未來走向
放棄單一盯住美元,不僅表現為以后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更富彈性,而且在于發揮匯率價格的杠桿作用,以便用匯率價格機制來調節國內外市場資源流向,以便促進短期宏觀經濟的目的(因為,匯率如同利率一樣是短期宏觀調控主要手段)。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關...
簡述貨幣局匯率制度的內容、穩定機制和優劣。
再向貨幣局按官方兌換水平將外幣換成本幣,從中獲利,這一過程將使外匯市場上本幣貶值,匯率恢復到官方兌換水平。在貨幣局制度下,貨幣當局失去了貨幣發行的主動權,但可以有效地約束政府的支出,并防止人為制造的通貨膨脹。
什么是固定釘住匯率制度?試述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歷史及現行表述。
1999年,IMF對中國匯率制度的劃分也從“管理浮動”轉為“釘住單一貨幣的固定釘住制”。第二階段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
在我國經濟逐步開放下是用什么匯率?
實行與國際同步的浮度匯率制度,可以說我國經濟也有很大的靈活自主形式。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
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8.7。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并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