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杯寓意?
- 時間:
- 瀏覽:393
- 來源:可可黃金網
寓意為“八面來風、八方聚財”。
琺瑯杯口沿外撇,圈足,胎體堅實,器型挺拔。厚薄適中,大小合宜,棱角的添加,也使得持握舒適且方便。杯里外施釉,內壁施釉薄。大開片為鐵線,小開片為金絲,形成均勻無規則的網線,俗稱:“金絲鐵線”,紋片的力道與布局,恰如書法的意蘊妙不可言;“芝為華彩”的缺陷之美,超脫了俗世的完美,在更高的境界闡述藝術靈性與哲理;溫潤如少女肌膚的觸感,以及隨著撫摸而變化的質感與光澤,體驗古人追尋的雅致與唯美。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于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
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藝品稱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機,簡化為拂菻。出現景泰藍后轉音為發藍,后又為琺瑯。1918~1956年,琺瑯與搪瓷同義合用。1956年中國制訂搪瓷制品標準,琺瑯改定為琺瑯,作為藝術搪瓷的同義詞。
收藏價值:
琺瑯器作為藝術品收藏中的一個門類,也吸引了廣大的收藏愛好者,收藏對象以景泰藍居多。我們所指的景泰藍收藏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工藝復雜的景泰藍,當時景泰藍工藝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要求。
此外,十年浩劫后,國內遺存民間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藍幾乎蕩然無存。稀少的存世量與廣闊的市場需求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反差和增值空間。而且當今市場上景泰藍器皿與同時代的景德鎮官窯瓷器相比較,價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潛質相對也更大。